讲座回顾 | 汉语普通话词调的感知学习研究

发布时间:2024-11-16浏览次数:10


20241111日晚,莱顿大学陈轶亚教授应邀来到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言语-语言加工研究中心,进行了一场题为“汉语普通话词调的感知学习研究”的专题讲座,吸引了众多师生前来参与。本次讲座由于珏副教授主持,中心主任杨小虎教授出席并参与了讲座。本次讲座结束后,大家积极互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陈轶亚老师是荷兰莱顿大学语言学中心的教授,莱顿人脑认知中心的高级研究员,并于2022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陈轶亚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语音学、心理和神经语言学较关注汉语各方言的语音和音系,对汉语方言的韵律实现及变异有深入的研究。她还担任Journal of Phonetics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和《中国语音学报》编委,主编《牛津语言学研究百科全书》(语音学卷),主持荷兰国家科学委员会、荷兰皇家科学院及欧洲科学研究理事会等多项科研项目。




在讲座的开篇,陈教授首先强调了语言感知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尽管在日常交流中,单个说话者的语言表现(如声调等)可能会因各种因素而存在显著的声学变异,但听者能够迅速适应这些变化并准确理解所传达的信息。她指出,学界普遍认为,语言的感知学习(或语音重构)对于这种适应性感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陈教授通过展示一系列关于汉语普通话音位重构的实验研究结果,详细阐释了听觉感知系统如何将输入的声学刺激映射到特定的语音类别,以及在此过程中的动态调整。这种感知的灵活性不仅表现为对具体声调的即时调整,还展现了听者对于声调模式的抽象能力。

讲座中,陈教授进一步探讨了声调感知的适应性与稳定性问题。研究发现,母语听者能够根据说话者的音韵特征迅速调整声调,这种调整不仅仅局限于特定的训练语料或语境,甚至可以扩展到新词汇或新情境中。同时,陈教授指出,声调校准和音段校准在感知学习中的表现具有相似性,但声调校准的效果持续时间较短,不如音段校准持久。此外,陈教授还分享了关于睡眠在声调校准中的作用的研究结果。实验表明,睡眠对声调校准的巩固并没有显著影响,这提示我们在信息处理与记忆机制中可能存在选择性和优先机制。




在讲座的最后环节,师生们踊跃提问,陈教授给予了详细的解答与指导,进一步拓展了大家对汉语普通话音韵特征及其感知学习过程的理解。




此次讲座不仅为为同济大学的师生们提供了一个与国际学术前沿接轨的宝贵机会,为大家带来了前沿的学术成果,还激发了更多关于语音感知与语言学习的思考。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陈教授的精彩讲解,他们对言语适应性感知的机制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汉语普通话声调感知的动态调整过程有了全新的理解。



图文:彭甜
排版:胡惠婷

审核:于珏 张晓雪 彭甜